济熿是济熺的三弟,前任晋王的庶子。不知道因为什么,有炖总觉得他心术不正,朱橚也如此和他说过,所以他不愿意和济熿多说话。
济熿大概也明白有炖对自己的印象,所以听到他这样敷衍的话语后没有再说话。
一曲一刻钟多的舞蹈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两个穿着一身颜色鲜艳衣服的人上来,先是总结了一下这首舞蹈,之后报了下一个节目的名字,然后赶忙走下台子,站在一旁。
允熥这时也轻笑着,拿着自己的酒杯从专属于皇帝的高台上下来,随意的坐到了两个人中间的空地,和旁边的宗室闲聊,说一说台上正在表演的节目。
允熥所搞得这个,自然就是模仿后世春节联欢晚会的东西。虽然到了允熥穿越之前,每年看春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他看春晚其实也只是陪着父母看,可以说只能算是一种情怀了;但他还记得小时候每年过年看春晚的日子,也记得听父母说过的八十年代春晚刚刚出现时所引起的轰动。
这个年代娱乐匮乏,除了皇帝之外不可能有其他人能经常欣赏到无数新奇的表演,所以允熥非常确定春晚出来肯定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事实证明,他们确实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的看着戏台上的节目。
特别是允熥还‘发明’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声。允熥觉得相声既然是从传统的说书脱胎而出,历史上在民国时期就开始流行,现在的人应该也能接受;他对于小品的把握不大,一时也想不到适合这个年代的小品作品,所以没有编排小品。
果然,允熥亲自仿照马三立老师的一个作品编写的相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引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还有另外一个讽刺蒙元礼节的相声也很受欢迎。这个相声是为了讽刺蒙元初年不伦不类的礼节所编写出来的,若是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笑点在哪,但在场的宗室就算再不学无术礼仪也十分精熟,看到台上的相声演员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表演蒙古人互相拜见的情景,无数人捧腹大笑,一边笑着还和身旁的人热烈的说了起来。允熥见到有炖和济熿都十分热切的谈论起来。
不过另外一个允熥指导、文宣司官员编写出来的相声效果就不太好,大家普遍觉得没什么好笑的。
允熥回想起来,当时文宣司的人就委婉的劝谏过他,但他没有在意,执意按照自己的思路编写这个相声。
‘看来文学艺术方面确实不能主观臆断。’允熥心里暗想。
当然并非所有的节目都是逗人笑的,允熥是入了腊月才想到春晚的,所以这次的相声一共只有三个,其余的都是歌曲、舞蹈和戏曲,不能逗人笑。
其中歌曲都是允熥亲自挑选,有一首满江红,有一首柳三变的词,还有一首苏轼的明月几时有——采用允熥哼出来的现代调子编写。
除此之外,允熥还找来军中一些唱歌很好的大汉现场演唱《精忠报国》。他们其实都不太愿意:传统观念中唱歌跳舞的人地位低下;但允熥保证不将他们看作倡优一类的人,他们勉强答应来唱歌。《我的中国心》也被搬上了春晚的舞台。
一直到亥时初,以一首《难忘今宵》为结尾,‘大明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顺利闭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