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金殿的途中经过金马坊时,我就提前下了公交车,因为我早就对金马坊有所耳闻,所以才想顺便去参观一下。
我走到金马坊的广场上,看见距金马坊只有几十米远的地方还有一座牌坊叫碧鸡坊,这两座牌坊就如两扇前后大门一样。在两座牌坊之间有一群少数民族老人围成一个圈,然后他们就绕着圈边唱边弹边跳。我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些什么,但从他们不断变换的舞姿和弹着的轻快曲子中,就足于使我驻足观赏。
牌坊的一侧才是一片有着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的小商铺和餐厅,我在这些小巷子里很悠闲的逛了一圈后,就继续搭公交车前往金殿风景区。
到了世界园艺博览园后,我就慢悠悠的从世博园步行去几公里之外的金殿风景区。一个人漫步在这几公里绿树成荫的人行道上,听着歌,吹着徐徐的微风,这便是我要寻找的感觉。
金殿风景区前面有一个公交车站,所以等我游完金殿风景区回去时就很方便。到了金殿风景区的大门前时已经是晌午十二点多,所以我就去金殿风景区大门旁边的米线店吃了一碗米线,然后才买门票进去。
一进大门,我的眼前就被一座山给挡住了视线。摆在面前的有三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直接通往山顶的石阶路,另外两条则是向山两侧绕去的路。我正在犹疑该走哪条路比较好些时,其他游客的出现破除了我的犹疑,我就随着其他游客选择了直通山顶的那条登山路。
金殿风景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幽静,是特别幽静的那种。整座山都被古树苍松覆盖着,树龄在一两百年间的大树随处可见,四百多年的参天古树也有。那些吃饱了在树干上追逐嬉闹的松鼠们并不怕人。还有寻不着踪迹的鸟,在树上悠悠的婉鸣着。我气喘吁吁的呼吸着新鲜空气,尽量把汗排出来,让自己全身舒心愉快。
爬了没多久,我就到了二天门。我坐在大门旁的阴凉处歇了一会后,才继续爬到三天门。
在三天门前,有一匹灰白色的双峰骆驼。第一次亲眼看到骆驼的我,就好奇的端坐在骆驼的对面,仔细的看着趴在地上慢条斯理嚼着草的骆驼。骆驼毛茸茸的看起来像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公仔一样,它的嘴巴有些弯,鼻子却扁平,而鼻孔倒像是一个蝴蝶结。其实,骆驼并没有去吃放在它跟前的那堆青草,它嘴里嚼动着的草是它已经吃进了肚子里又吐出来的。骆驼嚼草时,它的下巴总是向右边嚼一下,然后又换作左边嚼一下,就这样如此左右交替的反复嚼二十至三十下,方才把草咽下去。之后,在那它长长的脖子里凸起一个疙瘩,这个疙瘩在它的喉咙里像抽水机一样迅速的把草团吐出到它嘴里来。
过了三天门,就到了太和宫。一进太和宫门就闻见了扑鼻的桂花香。我登上了用铜铸的大殿,即金殿。
金殿自建鼎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现存在这座鸣凤山上的金殿,是清初吴三桂重建的。殿梁上还留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门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等字样。里面的佛像、匾联、梁柱、层面、门窗、盘龙、装饰等均用铜铸成。金殿的阶梯、地板、栏杆均是用别致的大理石镶砌。
金殿为方形,边长6.15米,高6.7米,所有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供桌、神像、帏幔、匾额、楹联乃至台基左右待亭以及旗杆、七星旗等,仿木构件全部都是用铜铸成或锻成。总重约200吨。整个建筑雕刻细腻,比例匀称,造型美观,且极其精细逼真地模仿了重檐歇山式木构古典建筑。殿基边沿环绕大理石雕凭栏,台阶、御路、地坪皆是用大理石砌成;殿前还有明代所植紫薇二株、茶花一树。
看了这座固若金汤的大殿后,不觉让现代人对古人的智慧和精湛技术所赞叹不已。
然后,我就去了在金殿一旁的金殿文物馆参观。首先去参观的是吴三桂大刀和真武七星剑展览馆。展览馆左边陈列着的是一把清朝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当年用过已经锈迹斑斑的大刀,当年吴三桂在凤鸣山重建太和宫金殿时,为了炫耀其威武,所以当太和宫的铜殿建好后,他就把他的木柄钢刀留在太和宫里供人们观赏。吴三桂的这把大刀总长为2米,刃尖如锥,双龙护刃,重达12公斤。展览馆右边陈列着的是真武七星剑,七星剑是一把木剑,剑身两边镶有七颗铜星。此剑原悬挂于真武殿内,所谓“慧剑高悬,常伏魔制怪”。七星剑是铜殿中真武帝君的镇山法宝。
其次,我去隔壁悬挂有二十几幅图文并茂的展览馆参观,那些图画简单陈述了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缠绵爱情故事。还展示有一些古代线装书和刻板印字。
然后,我又去了钟楼,登上十几米高的钟楼眺望,远处都是绵绵的青山和城市的一角。钟楼前的那十几间小餐厅给幽静的凤鸣山注入了许多热闹的元素。钟楼的右侧是一小片用石砖铺成的松树林,松树林里有许多老人在那里玩扑克消遣打发时间。
我本想参观完了钟楼就下山的,却发现搭缆车的那个小山头上有许多开得正灿烂的茶花,所以我又情不自禁的过去观赏。有着鲜红花朵的茶树叫杜鹃红山茶,开着粉红色花朵的是茶梅。除了这两种我没有见过的茶树外,还有其它的一些花。这里有两个小水池,一个是荷花池,因荷花的盛开期已过,所以荷花在池里只有残留的零星几朵,荷花池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