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信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道:“两件事情需要麻烦一下您。”
“先说说看!”波特教授也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打算先听听君信的说法。
“在普林斯顿交流会期间,我对您和杜兰特教授提出来的关于计算机的一些算法问题很感兴趣,进而对您所说的计算机这个计算的仪器非常的好奇。在普林斯顿的时候,我听说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是世界上第一台的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地。后来的第二台电子计算机edvac也是诞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我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里面读过了关于冯-诺依曼先生的文章,其中的一篇《关于edvac的报告草案》使得我对计算机这个计算仪器非常的好奇,所以想要问问教授,我是否可以参观一下当时的仪器?以及我是否可以看到一些相关的记载?”
君信说的有点忐忑,不过他相信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才对。中国并不是没有计算机,相反中国超级计算机自研究以来也是可以在世界上排的上号的,所以根本不担心波特教授以国家机密的名义拒绝他。
果然波特教授很是爽快的答应了君信这个并不是非常过分的要求。如今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计算机。前不久的1981年8月12日,ibm便研发出了世界上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君信要参观的是第一代的电子计算机,这中间的价值完全不对等,没有任何的泄露机密的可能。
不过波特教授也明说了参观第一代的电子计算机完全不成问题,但是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技术以及当时创造者的一些想法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够给到自己。因为这些文件的原件已经被收藏在了图书馆中的珍贵文件中,想要把他们提出来,就算是他这个教授也需要提前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君信并不着急,他知道自己肯定可以拿到计算机的资料。不过与波特教授想的不同,他是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来研究计算机的,所以最想知道的是计算机这个概念是怎么由一个想法到最后的过程的,虽然网络大爆炸时代有着比较详细的记载,但是相比较之下,君信更想知道的是设计计算机的时候的那群工作人员的最初的想法,因为那个才对君信而言更有价值。
科学家们更加注重的是方法,只有工程师们才会更注重应用。两种各有优缺点,君信对此从来不做任何的评价。
计算机的发展确实如波特教授所想的那样,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代时期。大规模的集成电路(ls1和vls1)等的使用,加上软件方面出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使得计算机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迅速。
这个意义对于工程师来讲确实重大,因为工程师们在意的是技术跟进和革新。他们为之奋斗的便是追求最先进、最好的技术。但是科学家却有时候并不相同,他们更注重的是最开始的最根本的基础,他们力求弄清楚的是技术的原理、实验的原理等东西,至于技术的革新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是很在意。只有等到需要更先进的技术的时候,他们才会去追求技术的革新。
君信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他对技术革新任然有着极大的兴趣。不过说到底,他还是一个传统的科学家为基础的,所以很多的时候,他追求的依旧是原理方面的东西。
说实话,生活在大爆炸时代的人们从来不缺乏一些保密性不高但是极为实用的技术。作为一名高尖端的理论物理学家来说,网上那些公开和半公开的东西自然是能够很方便的获得的,所以对于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君信并不是十分的陌生,相反,他比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要清楚。所以他不需要那些在波特教授眼里面是尖端保密的技术,相反,对那些最基础的东西,他反而是最感兴趣的。
简单的来说,君信需要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这个创意,而不是所谓的顶尖技术。
“谢谢您,波特教授!”君信还是非常的感谢的说道。
波特教授摆了摆手说道:“没有什么,这也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东西,带你去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我倒是希望,你能够成为下一个的冯-诺依曼先生,在电子计算机上面取得创造性的成就。”
电子计算机虽然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建造的,不过很多人只是将宾夕法尼亚大学看成是电子计算机的建造地,而从来没有将宾大看成是发明人。科学界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是电子计算机是由冯-诺依曼创造的。这也算是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永远的痛了。
所以君信并没有接话。他并不知道波特教授这句话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他和冯-诺依曼都是来自于普林斯顿,都是表现出了对电子计算机的兴趣。君信可不知道这会不会让波特教授想起什么不好的东西来。
“还有什么需要我为你效劳的吗?”看到君信提出来的要求并不是什么涉及机密的事情,波特教授也是放下心来问道。
“还有一件私事,需要教授帮帮忙!”君信点了点头说道。
“哦?说说看吧!”
“是这样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这边还有一个我比较尊敬的长辈,他是原来的我们水木大学工学院的院长,后来来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已经退休下来了,还有……”
不等君信继续说下去,波特教授就已经知道了,摇了摇头说道:“你说的是顾毓琇先生吧?”
见到君信点头,波特教授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