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指挥中心大厅内突然沉寂下来,只剩下一个声音。
在场的不仅有来自于中国的航天专家,还有美国的航空航天从业者,在相邻的十几个房间内同样云集了美国最资深最权威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等人类文明传承领域最出色的精英人员。
这次太空探索被定义为两个文明之间的首次接触,初始默认为对方是中立甚至善良守序阵营(地球人类只能单方面想像,却没有任何选择权)。
组成小行星带的密集陨石挡住了太空望远镜的视线,原本所有人以为万户号太空梭需要搜索一段时间,或许会有所发现,却没有想到甫一进入没多久,就有了非同寻常的一幕。
尽管免费提供发射场和各种相关设备,为来自于中国的发射团队提供一应协助,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事实上美国方面并没有亏本,能够参与这次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探索,为人类踏入星尘大海的第一步奠定基础,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珍贵的数据和经验,同样也会在与外星文明的接触过程中获得技术进步的启发。
许多重大发明只不过是灵光一闪,元素周期表、电灯、造纸、火药、计算机、硫化橡胶、各种数学猜想……案例多的无法想像。
接触新事物,意味着会使这种灵光获得的机率大增,就像连锁反应般引起一系列科技进步的浪潮。距离上一次技术革命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谁也不知道下一代技术革命将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引爆。
因为机缘巧合,这样的机会就摆在眼前,打死老美也不会拒绝中国方面的请求。哪怕倒贴也干。
经过一阵眉来眼,原本就是干柴烈火的两国一拍即合的成就了好事。
在一主两副三具火箭强大推动下,万户号太空梭顺利进入外太空,以每秒15公里的速度轻而易举地挣脱了地球和太阳的引力圈速度。利用恒星与行星间的引力牵引,在充满太阳风粒子和各种宇宙射线的无尽虚空中,画出一条贴合斐波那契螺旋曲线的轨迹直奔发现异常反应的小行星带。
“那是,是几何?生命的象征!是外星文明!”
数学家在第一时间大叫了起来,世间任何东西都会说谎,都会骗人,唯独数学不会,数学才是唯一的真理。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还真不是糊弄小孩子的。
一个个深邃的六边形框架结构密密麻麻的组成一个庞然大物,在大大小小的陨石中间若隐若现。
几何图形中的六边形在许多人印像中都会不可避免的与蜂巢联系起来,同样的,蜂巢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体系。
一位语言学家乐观地说道:“看起来就像一个大马蜂窝?!呵呵!”
“应该没有恶意!万户号没有受到攻击,而是被允许接近,感谢上帝!它们是善良的。”
哲学教授布尔森向周围的人散布这种积极的情绪。
“不。这不是什么好事!布尔森教授,你只看到了表面!”
生物学家威廉.高森脸色迅速变得惨白,他原本就是白色人种,此刻更是面无人色,甚至有一种死灰的模样。
“威廉,你说的表面究竟是什么意思?咦!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布尔森教授有些惊诧,却很快发现了对方的异样。
“威廉说的没错!这就是一个大马蜂窝,上帝保佑,希望我们不会捅开它!”
专家群里又有一个颤抖的声音响了起来,分明带着极度恐惧。
“阿道夫教授。你的脸色怎么和威廉一样难看。你们这是怎么了?”
不少专家学者相继发现他们之中少数人身子瑟瑟发抖,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事物。
“蜂巢结构意味着昆虫族群的社会体系,而且是大规模族群,因为六边形是材料结构最有效率的几何形状。这样的族群和社会体系往往是最具侵略性的,蜜蜂。蚂蚁,都是如此,更可怕的是,一旦被缠住,便极难脱身。”
生物学家家威廉.高森哆哆嗦嗦的为众人揭开那些六边形背后所代表的特殊意义。
无论是蜂群还是蚁群,都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体系,意味着它们的反应不会有太多的迟疑和考虑,往往会按照本能自发性的行动,这就有了“捅马蜂窝”的说法。
只不过这个马蜂窝却不是寻常的马蜂窝,若是捅开了,可是真的会要老命。
就像台风过境,摧枯拉朽席卷而过,十几个房间包括指挥中心大厅陷入一片死寂,万户号太空梭一下了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进是找死,退是等死,横竖都是个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与第三纪元文明打得正欢乐的地球文明怎么也没可能无视小行星带的异变。
尾部散发出幽幽蓝光的万户号太空梭无声无息地穿过重重陨石,按照预设程序,缓慢无比的渐渐接近那个被无数陨石包围的巨大物体。
在进入小行星带后,太空梭就受到了一丝几近微不可察的异常引力影响,这是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出现的特殊规则反应。
借助于跨越遥远空间的星光和万户号太空梭自带的探照灯光,勉强可以看清这个文明造物的轮廓。
黑黢黢的蜂巢六边形框架组合成一个巨大的球体,根据毕达哥拉斯定量,纯六边形是无法组成一个立体造物,因此在两端,可以看到其他更加细密的几何结构。
纯黑色的六边